如何提出好問題? 掌握7個關鍵步驟

這篇文章在講什麼?

你有沒有曾經聽到一個問題後,完全不知道從何答起?
或許是不清楚對方想要知道的關鍵是什麼? 不知道從何答起?

如果交換角色,你是不是也不那麼擅長問問題呢?
好像常常被對方句點,或是對方一個反問,就愣在那裡。這問題到底在哪勒!

不知道怎麼問問題?

我們還小的時候,總是會問長輩老師一堆天馬行空的問題,為什麼長大之後反而越來越不常問問題呢? 可能有幾種原因:

  1. 對主題不感興趣,沒有好奇
  2. 害羞,怕問出的問題被笑
  3. 沒有學習過如何提問,或是在教育過程中,不被鼓勵提問
  4. 怕在團體裡被當成找麻煩的人
  5. 只想要得到標準答案,而缺少了點思考過程
既然那麼多阻礙,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愛問問題;那你或許也想問: 會問問題有什麼好處勒?

提問能幫助你什麼?

提問的能力可以用在生活中各種面向,比如說:

  • 設計開發新產品時,了解目標客戶的痛點、以及痛點背後的痛點
  • 舉辦旅遊時,可以讓旅伴關係更融洽
  • 尋求主管協助指導時,能夠有效精準的得到經驗分享,達到業務目標
  • 團隊合作時,能釐清狀況,達到共識,推進專案
  • 生活上碰到困擾時,透過提問,可釐清自己的內心,也得到支援
  • 研討會上,得到講者寶貴的心得分享
  • …還有更多

如果你也有想要透過問問題,達到上面任一個目標,我們先來聊聊,怎麼才算是一個好問題?

提出好問題的7個步驟-part1

提出好問題的7個步驟

1. 要問別人之前,先問自己

  • 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? 釐清自己的目的。
  • 釐清問題組成的情境,哪些是現象,哪些是難解的議題?
  • 如果還沒想通,就先問自己3~5次「為什麼」
  • 主題是什麼? 想清楚要問誰? 為什麼對方是合適的對象?

2. 以輕鬆自在的話題起頭,保持輕鬆的談話氛圍

「質疑式」的提問或是太直來直往的切入,常常會讓對方瞬間築起防禦心理,容易把對話的過程聚焦在答辯。所以如果目標是想要在彼此討論的過程中能梳理共識,我習慣在提出問題時,姿態放軟一些,畢竟提問本身並不是要吹毛求疵。

【舉例】「方便和您約10分鐘討論關於OOO嗎?」,「現在方便聊聊OOO嗎?」「方便冒昧請教您幾個問題嗎?」

3. 把問題背後的來龍去脈,有條理的簡介給對方,再來提問

詳細的前期提要可以作為對方思考和判斷的依據,確保雙方的訊息透明正確。一方面可以減少許多來回對焦到溝通成本,也較能讓對方回覆更具體可執行的解決方案,不至於答非所問。

也可善用5W1H,條列出來人/事/時/地/物各面向,有脈絡的資訊組織起來

  • Who 這個問題跟誰有關?
  • When 在什麼情境發生?
  • Where 何時發生?
  • What  發生了甚麼問題或是難關?
  • Why 為什麼這個問題對你 / 或是有關的人很重要?
  • How  要如何解決? 或是已經嘗試了何種解決方法?


【舉例】 比如說你如果問,要怎麼去玩日月潭旅遊?這樣開放的問題,答案可以有很多種

【舉例】 然而如果你問說「我計畫三月底要從桃園去日月潭旅遊3天,帶家裡長輩和小二的小孩,有沒有比較建議的旅遊方式啊?」,這樣一來,有相關經驗的朋友,就能很有效率的提出建議方案了。

【舉例】問工作專案,可以先提出目前的專案藍圖,角色分配,執行流程,目前遇到的困難點,為什麼需要協助?等等

4. 想清楚你想要什麼? 你重視何種價值?想要對方從什麼面向切入問題?

當你說明了清楚的前期提要、背景資訊、目標期待及價值觀裡的優先順序;對方就不會回覆你南轅北轍、完全不可行的建議了。

5. 保持專注,仔細聆聽

問問題後,保持專注,仔細聆聽,做一個很棒的聽眾,不要急躁的要對方用你的節奏回應。

6. 歸納和收斂對方的回覆

得到回覆後,可消化一下,並且和對方再次確認其中的細節。

有時被提問人在聽到問題的當下,可能無法一次說出所有的細節;或是,他不確定要告訴你多少細節才足夠。因此在你察覺不連貫或轉折點時,通常可以延續著這個好奇再次詢問下去

7. 道謝

誠心地感謝對方的花時間和腦力回覆問題。即便當下並不同意對方的論點,依然展現同理(但不見得同意)、謙卑的態度。

問問題的技巧

  • 一次只問一個問題: 當問題的數量比較多時,先釐清問題和問題之間的關聯性,排出先後順序。
  • 一個好問題的前提是要容易回答,所以如果問題範圍太大,建議拆解成數個小問題。
  • 同理心,把人擺在第一位,再來討論事情,也試著讓對談的雙方處在共同感受。如果感受到不健康對話,像是隱藏、閃爍其詞、沉默、語言暴力,則適時退出對話。
  • 盡可能不要問「為什麼…」,而是問「如何…」 為什麼式的問題常常用來探索自己內心,然而這類的問題如果是問他人,常常會一不小心造成氣氛緊張,即使問者無心,聽者也可能會感受到被質詢,反而有機會造成對話不健康。
  • 盡可能不要使用引導式的問題,當你已經有預設立場時,才會想要用引導式的問法,除非大局考量或談判情境之下,不然引導式的問題容易侷限與談人的發想方向。

用精準提問來打造客戶體驗

打造一個切中人心的客戶體驗的前提有很多,不過我常常跟夥伴分享,保持好奇心、學會問問題、探索各種問題背後的脈絡,是產品/服務設計的最根本。

我們面對用戶的常常來自跨領域、跨部門的各行各業;個性更是百百種,有的願意滔滔不絕地分享,有的是一言堂,也有很多句點王。

雖然隔行如隔山,如果我們會使用提問技巧時,才有機會挖出對方真實的心裡話、然後把所有利害關係人間的回覆組織成一個脈絡,先把人的問題都理解完後,再來處理問題,就會容易得多。

免費下載
目標消費者範本

用20個問題,輕鬆瞄準你的目標消費者,不再亂槍打鳥

作者

其他相似的文章

2025易用性測試的方法和案例,一篇搞定

易用性測試(usability test) 能讓你用最少成本評估一個網站/APP好不好用。觀察使用者操作時,是否能夠順暢、直覺、有效率且感到滿意。藉此抓出出乎意料的操作問題,進一步提升網站/APP的使用者體驗,本篇文章讓你一次搞定所有實務細節和範例問題

取得最新趨勢應用分享

每週分享多元學習內容,包含:用戶體驗設計技巧、應用案例解析、國內外業界趨勢、技術、設計技能培養